目前从各平台数据显示,我国软件测试人才缺口还很大,但同时很多软件测试人员却面临被淘汰的危机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其核心问题是: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。
作为软件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行业发展现状,把握行业发展趋势,不断提升自身技能,才能在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的行业中,持续保持领先的地位。
那么2021年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软件测试发展趋势呢?
1. 敏捷团队中的测试自动化
传统项目管理工具主要关注的是分阶段的瀑布式项目,而敏捷方法则是通过自动化测试,来加快质量检测的进程。
根据MarketsAndMarkets.com的最新报告显示:预计全球自动化测试的市场规模,将从2019年的126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288亿美元,其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.0%。
2.大数据测试的需求增加
大数据的挖掘测试往往被定义为:针对任何体量的非结构化、或结构化的数据,进行端到端的测试。此类测试可以通过正确的数据验证,来协助制定各类增强性的决策,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,从中得出精通的判断,进而改善业务战略和市场目标。
一些高度依赖数据的垂直领域,需要通过智能化的大数据测试,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、准确性、可靠性,进而在此基础上,做出与各种服务和产品有关的数据驱动类决策。
3.通过物联网测试促进智能设备的数字化互连
有调查表明:物联网测试市场的估值在2019年为7819.6亿美元,预计到了2025年,将达到3624.23亿美元,而且2020-2025年的预测复合年增长率为32.34%。可见,该领域的测试工具会在不久的将来,迎来爆发式的增长。
4..更加广泛地采用敏捷和DevOps
对于DevOps,许多公司并不陌生。它能够通过实践、流程、工具、规则,让开发团队更加准确、敏捷地响应那些快速变化的需求,实现持续集成,并最大程度地缩短从开发到交付的时间。
目前,随着“测试左移”在SDLC(软件开发生命周期)中作用的突显,质量检查专家更需要在快节奏的开发过程中,通过持续测试,以保证交付出高质量的应用软件。在未来几年中,此类占比还会持续增多。
5.切换到性能工程(Performance Engineering)
在软件的开发周期中,为了面对频繁的发布、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,软件开发人员需要在每个SDLC阶段优先考虑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方法,以减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,就引入了性能故障或瓶颈问题。
对此,业界提出了以“性能工程”替代“性能测试”的概念,以确保团队在最初的设计时,就能构建出各项重要的性能指标。
6.区块链测试
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:预计到2025年,国际区块链市场的规模,将从2020年的30亿美元升至297亿美元。同时,预计到2022年,通过智能合约将区块链技术与IoT设备融合在一起,以便实现异地双方微交易,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。
因此,随着区块链、及其智能合约技术在加密货币、互联网金融等业务领域的使用,区块链测试的概念也应运而生。它是一种高效、专业的下一代测试方案,可用于调试代码,并交付出高效的区块链应用。
7.安全测试
根据BitSight发布的《通过安全性能管理,实现更好的安全性和业务输出》研究:有超过82%的利益相关者认为安全性对于企业决策是至关重要的。
根据Cybersecurity Ventures的数据:预计到2021年,网络犯罪所带来的损失将高达6万亿美元。可见,我们需要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之初,实施安全检查。
8. QAOps的意义
QAOps是将质量检测、运维人员、以及开发工程师,通过CI/CD管道组合到一起,开展协作的全新方法。为了将质量保证纳入开发和运营之中,我们可以让开发人员事先编写出测试用例。
据此,开发人员和质量检测团队能够在彼此协作的基础上,深入了解质量保证的相关流程,进而有助于提高测试和开发过程的效率。因此,随着越来越多的组织使用DevOps,QAOps会在2021年得到蓬勃发展。
9.手动和自动化测试相结合
借助自动化的脚本,软件测试的速度和效率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。不过它无法涵盖设计、用户体验、以及可用性等方面。而得益于手动测试,我们可以提高代码的覆盖面,以及特定代码的针对性。
因此,质量检测团队需要通过手动与自动化测试相结合,尽早地发现问题,并用最少的时间去解决错误,这远比在软件发布之后亡羊补牢要节省成本得多。可见,只有平衡了两种测试方式,我们才能够既提高生产率,节省总体时间,又最小化错误率,提高软件质量和整体可用性。
10. 对聊天机器人(Chatbot)的测试
随着新冠病毒持续在全球施虐,许多公司都快速上马并启用了聊天机器人服务,为数以万计的零售商店、金融机构等业务,提供着24x7全天候的实时支持。
显然,为了保证聊天机器人的平稳运行,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,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全面的测试。